——沈逸文的介绍

我从中学就认识周天了,因为我们在上海的同一位老师那里一起学习。而周天还是天津茱莉亚的校友,这也很奇妙。他在19岁移居美国后开始了一段相当成功的职业生涯,获得了柯蒂斯音乐学院、茱莉亚学院和南加州大学的学位,收到了多个乐团的委约。在2018年,他的作品还获得了格莱美奖提名。 他的音乐擅于以西方的和声和技巧探索中国元素,使这些作品所使用的乐器无比贴合乐曲本身,这与我们在巴托克的音乐中看到的方法非常相似。我最近采访了周天,他与我分享了他的灵感、音乐影响,以及对即将在汇聚音乐节上演出的作品《水袖—为大提琴与钢琴五重奏而作》的思考。

 

Zhou Tian1

摄影:Harley Seeley

 

周天:

今天,我们可以用成千上万种方式来创作作品,反映我们全球化的世界。而对我来说,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始终把音乐放在首位,并且拥抱自己的文化背景和成长经历。

我是在新中国时期长大的,这个时期的特点是经济改革,以及各种新的声音和视觉的涌入,包括所有的西方音乐流派。或许是因为我父亲是一位商业音乐的作曲家,我从小就开始练习贝多芬的钢琴曲,同时还会演奏和编排爵士乐和中国民谣。不同音乐流派的混合,包括东西方的结合,很早就融入了我的成长过程中,所以我开始作曲时感觉整个过程是自然而然的。事实上,我在作曲方面收获的第一个奖项不是来自古典音乐,而是来自爵士乐。17岁时,我获得了朱利叶斯·亨普希尔国际爵士乐作曲奖的荣誉。

在美国学习时,我也是在自然状态下不断在进步。我在柯蒂斯音乐学院和茱莉亚音乐学院的老师都是“美国交响乐家”,他们传承了赛谬尔·巴伯和威廉·舒曼的音乐风格,对我的音乐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我最近作品的灵感都来自于不同的事物,如由于工业化而消失的过去(《纹》);一位西班牙英雄的父女关系(《旅程》);将巴赫与中国传统乐器二胡联系起来的尝试(《小提琴协奏曲》);混合爵士乐和管乐合奏(《火的花瓣》)。

在某种程度上,我本身就是21世纪全球多元文化的产物。作为一名作曲家,我的目标是从不同的文化中寻求灵感,并努力将它们无缝地融合成一段令人满意的组曲,以满足表演者和观众的需求。

 

《水袖》

在天津茱莉亚学院的委托下,我为2021年汇聚音乐节重新构思并编排了自己大提琴协奏曲《水袖》的两个乐章,将其改成为了一段更宁静怡人的大提琴和钢琴五重奏。这个新的演绎版本保留了原来的音乐理念,同时强调了六位演奏者的轻盈度和独奏技巧。

我这首大提琴协奏曲的灵感来自于“水袖”,它是中国传统戏曲中的一种服装和表演方式。表演时,演员会用加长的白色丝绸袖子创造出不同的动作来反映人物内心的想法。无论是轻抛、轻拂,还是俏皮的挑动,水袖表演中迷人的动作都成为了表演者身体的延伸和传递不同情感的载体。

受此启发,我创作了一段关于“水袖”的音乐,并选用了大提琴作为这段音乐的主乐器。事实上,就像中国戏曲中的“水袖”一样,对于音乐家来说,乐器是身心的延伸,而音乐则是通过手指和手臂的复杂动作表达出来的。这两种艺术传统的相互作用使我着迷。该协奏曲的四个乐章,《拂》、《挑》、《影》、《舞》,分别呈现出四种截然不同的音乐特征。该协奏曲通过独奏者和管弦乐队的亲密对白,探索了一种色彩和音色的动态结合——时而浪漫,时而狂野。大提琴协奏曲《水袖》原是受杭州爱乐乐团委托为大提琴家王健创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