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在中国出生,在纽约茱莉亚学院接受训练的钢琴演奏家,我很幸运能够体验到中美的双重教育体系,这对我在天津茱莉亚学院的工作助益良多。过去六年的大部分时间我都是在美国度过的,我在那里学习了知识与技能,但我认为,纽约茱莉亚学院教给我的最重要的东西,是创造力和兼容并包的精神。

始终秉持这些原则并不容易。不过天津茱莉亚学院是一个国际化的社群,提供了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环境。一如我的学生拥有截然不同的背景:有中国本土学生,也有的曾留学海外,还有些来自欧美国家。课后,我经常能听到学生谈论他们的小组项目,以及从分组讨论中收获的心得。我很高兴看到他们的个体经验与知识能够相互融合,转化成新的东西。我一直认为学习应该是多维度的。

 

Chang Wang

 

我在课堂上鼓励学生运用学到的技巧深入探索音乐世界,帮助他们通过熟悉的技巧去发掘“创造性的部分”。我总是惊讶而又欣喜地发现,学生们不仅乐于尝试,并且还对此抱有巨大的热情。有一次,钢琴课上的一名学生给我弹了一段钢琴独奏曲,是她用在课上学过的乐句调式创作的。有时候,我还会收到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发来的即兴创作。这些音乐作品体现了丰富多样的音乐诠释与音乐个性。我很高兴看到他们在天津茱莉亚学院不断进行个性化的表达,也很高兴看到茱莉亚精神的种子在这片土壤中萌芽。

我在天津茱莉亚学院的一周通常是这样度过的:

 

Chang Wang at classroom

王畅在大学预科课堂 摄影:圣艺视觉

 

周五:

当音乐家作曲时想要从一个调性转换到另一个不同的调性时,常用到的一个经典技巧叫做“转轴点”,即新旧调性共同拥有的一个和弦。对我来说,周五就是我的“转轴点”,我需要在研究生和预科课堂之间切换自如。早上,我要给学生上键盘技巧和钢琴辅修课。中午,我要给需要额外视唱练耳指导的研究生提供训练指导。下午,我通常要为周六的预科课做准备。我要准备9节课的课件,以满足不同水平、不同年龄的学生需要。我通常会先整理学生们的作业,了解每个学生的进度。之后,我会准备周六的课件,例如设计课堂活动、打印练习资料和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准备听写练习。

周六:

星期六对我来说是忙碌的一天。小组教学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第一节课从上午9点开始,最后一节课在晚上7点结束。我最小的学生差不多8岁,最大的学生正在上高三,这需要我在一天之内融入不同的教学场景。大部分大学预科学生都是中国人,给年纪较小的学生授课时,我会采用双语。我通常从英语单词开始,帮助他们逐步熟悉,直至掌握这些单词的用法。高级班学生的目标更加全面。他们需要通过英语交流来掌握新的技巧,也需要用英语回答问题、进行音乐领域的探讨。我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水平,以便制作符合他们个人学习进度的课件。看到班上学生取得进步,我也能收获巨大的成就感。

我在他们这个年纪时,也曾在国内接受过视唱练耳的训练,因此我对学生们在天津茱莉亚之前受到的训练方式有着较为切实的了解,也知道这种方式的局限性。在纽约茱莉亚学院求学期间,我在布拉哈博士的视唱班教了3年视唱练耳的课程。美国的视唱练耳教学与中国截然不同,这使我对视唱练耳的教学方式有了很多新的见解。更重要的是,我想鼓励这些年轻学生发出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我非常欢迎大家提问、思考并畅所欲言。我希望学生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我提升。我希望自己不止是一名教师,更是一位领路人,能够带领大家探索音乐。看到学生们通过学习与练习,攻克他们曾认为不可能解决的难题,是我最开心的时刻。

 

周日:

受疫情的影响,有些学生无法到天津校区上课。早上,我会为不能现场上课的学生补课。下午是教授青少年音乐发展课程的钢琴课时间。

 

 

周一至周五:

我周一至周五为研究生教授键盘技巧和钢琴视奏课程,并担任钢琴辅修的老师。繁忙的教学安排让我每周没有太多休息的时间,但我依然乐在其中!我喜欢和学生们交流,倾听不同观点,我也从这些经历中学到了很多东西。我还很高兴能重返音乐厅,见证学生们在整个学期内逐渐取得的进步。